一进冬季,干部队伍就普遍进入“冬歇期”, 工程冬休、项目冬眠、干部冬闲,从而导致项目推进缓慢,许多突出矛盾被积压到来年春天。为此,山西省从2015年12月中旬至2016年4月底,开展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为主题的“冬季行动”,倒逼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破除“冬歇期”陋习。
严查喝大酒、睡大觉 “冬闲”变“冬忙”
尽管正值数九寒天,但大同市的许多工地上都是一派繁忙景象。在大同市移动联通御西综合生产楼项目现场,建筑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厚厚的大棉帽下,只露出眼睛和鼻子。几位过路市民向记者说:“冬天盖大楼,这么多年在大同还是第一次见到。”
自“冬季行动”开展以来,大同市围绕重点区域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寻找项目。截至去年12月28日,大同市签约项目39个,拟投资430.85亿元,投资主体几乎全部来自北京、上海等城市。
“干部有状态,发展就会有速度,像过去那样一过冬就喝大酒、睡大觉,办公室找不到人,是等不来金子的,只有拿出敢死队的劲头才能走出发展困境。”大同市政府一位负责人说。
目前,山西各级政府都已行动起来,严厉整治各种“猫冬”现象,干部状态大为好转。在晋中,为了优化投资环境,全市实行了重大项目按月现场调度,成立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对通过投资评审的项目,采取“一口受理”,联合预审,集中勘察,并联审批,政府全程代办,限时办结,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自去年12月以来,晋中市项目落地、项目推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状态,半个月时间就有100多亿元投资落地。而在“塌方式腐败”重灾区吕梁市,广大干部也变“冬闲”为“冬忙”,全市296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和复工。
打问题“围歼战” 啃发展“硬骨头”
山西冬季普遍比较寒冷,尤其是晋北地区,一年冷半年。许多工程项目都存在季节性停工,到第二年四五月份才行动起来。而一些职能部门和县区,在工作中也是不紧不慢,许多项目开春才准备手续,好不容易开工了,干不了多长时间又到了“冬歇期”。
但当前山西面临的实际情况已经等不起,更拖不起。山西省委负责人透露,目前山西经济运行中的各类风险加大,2015年1-11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0.5%,11个地市中9个下降,有的降幅在30%以上,119个县市区中87个财政同比负增长。据预测,2015年山西GDP增速仅为3%左右,亟须干部攻坚克难,破解发展困境。
为此,山西集中梳理出项目推进、企业帮扶、就业促进、扶贫攻坚等19项最紧要、最关键的内容,发动广大干部真抓实干。“能推进的加快推进,冬季无法实施的要加紧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天一转暖就能大干快上,决不能久拖不决,坐失机会。”山西省政府一位负责人说。
例如,山西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15年高校毕业生有近20万,较2014年增加了10%,但岗位需求数量却大幅减少。山西省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在“冬季行动”期间,减少节假日休息,举行大约58场招聘会,力争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
针对煤炭、焦化、冶金等传统主导产业全行业亏损的现状,山西省发改委、经信委、国资委等部门也积极深入生产一线走访摸底,一企一案、一业一策精准帮扶;对成长性好的新型企业和项目则实施点对点、一对一的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
以上率下“压责任” 立足长远“谋发展”
为确保“冬季行动”落到实处,山西各级行动内容都逐项提出任务书、施工图、时间表、责任人,主要领导干部定点联系一个地方、督导一项任务。
在朔州市,全省“冬季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还没有正式下发,市长李海渊就召集全市干部开了动员大会,并主动牵头跟踪服务、创优环境、减轻企业负担等任务,和相关部门细化了目标责任和完成时间。
除了领导干部带头外,山西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督导室、省政府办公厅督查室也组成了督导、考核、监察组,对“冬季行动”全程督导。“我们将全程跟进,对表现突出的县(市、区)领导干部提出提拔重用的具体建议,对于不作为、不善作为的领导干部,纪检和组织部门将严肃问责或作出组织处理。”山西省考核办一位负责人说。
重压之下,山西各地政府将“冬季行动”和利长远、促转型统一起来,积极引进低碳环保、具有科技含量的工业项目,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安置等民生工程。
截至去年底,省城太原去年实施改造的54个城中村有47个村已经基本完成整村拆除任务,46个村启动回迁安置房建设;晋中市总投资23亿元的新能源汽车装备配套项目已于去年12月16日签订框架协议,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已经正式投入生产,青云直升机项目进展顺利……新华社太原(记者于振海、吕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