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福州非遗:古为今用“活”起来 福来福往“潮”起来

2023-06-10 15:10:44 来源:金台资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植被,是民族精神的血脉延续。

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3年适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承载着一段回忆,印证着一段历史。


(相关资料图)

福建省福州市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辰、瑰丽多姿。截至目前,福州市共有215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含8项增设保护单位)。其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4项。目前共有314名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7名,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0名。

千年文脉延绵不绝,时代的“浪潮”下,古老非遗如何传承保护、古为今用、焕发新生、走向世界?

浸润“虾油味” 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二胡弦动,丝竹声响;榕腔吟唱,不绝于耳。

在老福州人心中,有一支带着“虾油味”的乡曲——闽剧。

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闽剧又被称为福州戏,居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首,剧团数量多、观众覆盖区域广,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

初建于1958的福州闽剧院,于2006年申报“福州闽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8月,经福州市委、市政府批准,福州闽剧院划转为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吴则文正在表演闽剧《兰花赋》。受访者供图

“十八盆兰花衬金匾,一阵阵香气多清幽……”福州闽剧院内,第二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闽剧非遗传承人吴则文碎步走向舞台正中,一场好戏热烈开演。这出《兰花赋》,是闽剧的传统剧目,老福州的祖祖辈辈都爱看。

由一带百,闽剧芳华,源远流长,人文福州,让非遗文化绵延不息。

眼下,近百个闽剧团在都市、乡野的剧场舞台奔走,所及之处,座无虚席。吴则文表示:“我们创新传统剧目,把闽剧带进社区、带进校园,希望将闽剧的美好‘种’进每个看戏人的心中,让古老鲜活的文化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中国寿山石馆中的寿山石印章。人民网 叶青卿摄

除了闽剧,常被老福州人提起的,还有另一项技艺非凡的国家级非遗——寿山石雕。据了解,寿山石质地如羊脂,色彩鲜艳,产于福州北郊山区北峰附近。它硬度低,适合雕刻;石质美,值得欣赏;更因稀有而无比珍贵。

走进位于晋安区寿山乡的中国寿山石馆,“石帝”田黄石、“石后”芙蓉石陈列展柜,十分精巧;游客驻足展前,流连赞叹。寿山石雕刻讲究“相石取巧”,因势造型、因材施艺、因色取巧,使自然色相和奥妙神工浑然一体。

但随着时代更迭,寿山石雕的题材也发生了改变。据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会长、寿山石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礼忠介绍,过去,寿山石雕常以花果累累等题材,表现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如今,社会日新月异,高铁等“热气腾腾”的现代场景也被定格在寿山石雕刻中,传统文化焕新生。

陈礼忠正在进行寿山石雕创作。受访者供图

古老非遗的蓬勃生长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21年出台的《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对闽剧的保护传承内容、保护措施、传承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范。2022年出台的《福州市寿山石雕刻技艺保护规定》从管理体制、保护措施、人才培养、产业扶持等方面来保护、传承、传播、发展寿山石雕刻技艺。

闽剧和寿山石雕只是福州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缩影。近年来,福州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引,在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方面下足了“功夫”:颁布施行《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就非遗项目活化利用、抢救保护、培养传承人等作出规定;推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古厝”,通过与旅游、科技的结合,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一座座福州古厝,成为弘扬闽都文化的窗口,焕发新时代光彩……

“老酒”入“新瓶” 古为今用走进摩登生活

传统工艺离不开保护传承,更离不开创新转化。

如何让古老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在国家级非遗项目福州软木画代表性传承人林清韵看来,要将“老酒”装入“新瓶”,把非遗的艺术与美从展柜、案头,充盈在日常用品之中。

走进国家级非遗项目软木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林清韵的工作室中,一个融合了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的“福文化旋转置物架”十分“吸睛”。

“福文化旋转置物架”把非遗的艺术与美从展柜、案头,充盈在日常用品之中。受访者供图

“中国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习俗,福州作为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会城市,‘福’文化已经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成为福州最显著的文化标识。”林清韵介绍说,“福文化旋转置物架”将文化底蕴深厚的福标、福厝、福山、福水、福道、福树融合其中,以非遗工艺软木画为表现形式,配以福花(茉莉)香插,形成极具“福文化”的生活美学作品。

“我们大胆运用创意元素,对原本只能作为收藏、观赏的软木画进行创新,开发符合当代生活需要的文创产品,因此在使用置物架时,不仅能近距离感受福州传统工艺的魅力,还能在茉莉香中,身临其境感受福州之美。”林清韵说道。

在林清韵看来,只有将古老工艺转化为现代生活所需,传承才是动态的、可持续的,因此,必须在当代文化设计层面上,以一种鲜活的、与时代潮流理念来主导文创设计及作品形式,突出软木画的艺术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福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池小霞对当地非遗保护充满信心:“我们贯彻‘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三个重要理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夯实基础、注入生机与活力,扩大‘后世遗’效应,不断提升闽都文化国际品牌的影响力。”

舶来又舶往 “福”气蓬勃享誉世界

“闽边江口是奴家,君若闲时来吃茶。土墙木扇青瓦屋,门前一田茉莉花。”福州民谣里的茉莉花,在闽江之滨、乌龙江畔摇曳生姿。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原产于印度的茉莉一路向东跋涉,进入中国后在榕城落地生根,芬芳至今。福州的茉莉因当地独特的自然水土和气候,不仅生长繁盛,还孕育出被认为有冰糖甜、龙眼味的独特芳香,而其最主要的去向是用于茉莉花茶的制作。

洁白的茉莉花朵。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当一花一茶热情地“擦出火花”,洋溢着清香的传统工艺便应运而生。

一缕花香传千年。作为闽越都会、东南重镇的福州,曾经有着较为发达的海洋贸易,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端点和转运港之一。向海发展的福州,在19世纪中后期超过广州和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地,出口份额占中国茶叶输出总量三分之一以上。于是,当时的福州有了“世界茶港”的称号。

2014年,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国际茉莉花茶发源地”会议在福州召开。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市“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这是世界上首次公认一种茶类的发源地。2012年,“世界茉莉花茶文化鼓岭论坛”召开,会上授予福州茉莉花茶“世界名茶”的称号。2014年,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茉莉花田。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2022年11月29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评审通过,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含发源于福州的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民族的茶”到“世界的茶”,近年来,福州市积极做大做强茉莉花茶产业,让茉莉花茶重放异彩,名满天下。以2021年为例,福州茉莉花茶产量为1.6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约58.3亿元,占据全国茉莉花茶产值五分之一以上。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茉莉花茶香飘海内外只是一隅。佛跳墙、牛角梳、脱胎漆、伬唱、咏春拳……闽都富饶的非遗文化汲取历史文化的养分,正带着茉莉的香气、满满的“福”气,走出福建、走出国门,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一代代的匠人,将温度凝于双手,将匠心沉于工艺,从时代更迭中萃取精髓,百转千回,薪火相传。

福脉数千年,非遗永流传。

中国非遗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绵延繁盛的活态展示,与世界非遗一道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巨大文化力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