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2023年以来,韩国电影一直在扑街。注意不是韩剧而是韩国电影,从《贞伊》《英雄》《交涉》《杀死福顺》,再到《再见我的灵魂伴侣》《下一个素煕》等等,这些韩国电影扑街的原因也很简单。
商业片都是裁缝外国电影的烂片,而口碑好的电影都比较文艺票房有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到现在终于有一部韩国电影在本土没有扑了,根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今天发布数据,这部电影上映韩国吸引47万877名观众,排在了韩国单日票房榜第一位。上映至今已吸引共169万5069名观众,即将突破作为盈利分界点的180万观影人数。
美国电影《速度与激情10》与《小美人鱼》昨天分别吸引12万5834名观众和11万1620名观众,分别排在了单日票房榜第二位和第三位。这还是几天前的数据,到本帖发表的6月4日显然已经赚钱了。
这部电影就是马东锡的《犯罪都市3》,由于这部电影中国没有上映也没有上线网络,看不到就不分析电影如何了。其实之前也写过好几篇文章分析过今年以来韩国电影为什么扑街,这里还是再分析一下吧!
“欧洲三大”独苗,网友却吹上天?韩国电影凭什么“制霸亚洲”
韩国电影确实非常的繁荣,但是韩国电影对于世界影史贡献有限,这是韩国电影衰落的根本,毕竟太娱乐化了,根本走不远。韩国世界级文艺片大导演有林权泽、金基德、李沧东和洪尚秀等人。
他们在欧洲三大的获奖数量稀少,我相信不少人肯定会有两个问题。
一是韩国电影拍敢如何如何,敢拍和艺术并不挂钩,韩国电影艺术是真的不太行。
我认为电影艺术这个东西也能从两个层面看,古代和近代城市化前的传统文化艺术,城市化和现代化过后的当代艺术。
古代东方传统艺术:日本有黑泽明,中国有胡金铨、张艺谋(是不是都定义东方传统美学)。韩国是林相泽和金基德,金基德还学了不少日本导演,他们的电影对于东方传统美学艺术影响力有限。
金基德是韩国传统艺术代表性大导演,2020年去世前获得过欧洲三大的认可,但和张艺谋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导演,更别提黑泽明了。
现代城市化电影艺术:小津安二郎的城市电影,是否类似侯孝贤之于东方城市电影的影响力。我倒不觉得贾樟柯类似杨德昌,但是也能大概类比一下。
韩国城市化导演最大成就我认为是李沧东,然后是洪尚秀。前者艺术成就不错,但是作品太少,艺术成就差了点。后者产量太高,艺术成也就那样了。
韩国世界级类型片大导演就两个半,一个是“复仇三部曲”的朴赞郁,对于复仇片影响力较大。另一个是《杀人回忆》《寄生虫》的奉俊昊,对于韩国犯罪片影响力较大。还有半个我认为是《追击者》《黄海》《哭声》的罗泓轸,但是差了点。
剩下的韩国导演都是商业类型大片导演,有些导演成就也不错,像《太极旗飘扬》的姜帝圭,再到《看见恶魔》《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的金知云。
另外像《新世界》《大叔》《特工》《南山的部长们》《国际市场》等导演。
但这些电影还是商业类型大片,也就是商业娱乐爽片。上面列举的已经是非常成熟,以及非常优秀的商业类型片了。但是他们本身对于类型片艺术,类型片风格探索不足,所以影响力也就有限。
一边走上世界,一边严重衰落?韩国电影怎么突然不行了
韩国电影衰落的问题之前都是从经济发展,人口消费能力,再到市场规模,还有美国平台扶持对于韩国创作者虹吸效应等外部角度的分析,这里从韩国电影内部角度分析一下。
韩国电影过于娱乐化,过于商业化,过于爽片化,艺术追求不足导致电影的影响力有限。根据我的观察,这电影电影有两个层面做到巨大的突破,它就能够穿越时空,受到新时代观众的喜欢。
一是对于思想哲学表达上的突破,触及人类各思想哲学领域的越是长久。
因为电影理论哲学和基础科学一样发展早就到了瓶颈期,后面的电影就很难避过这些思想哲学上面的表达。
相反,这个“文本”背后当时社会的人文思想,除非你达到巅峰成为时代的代表,否则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会发生变化,这种“文本”思想也会过时,过气。
二是对于光与影,还有叙事、剪辑、镜头调度和服化道等等电影技术理论基础。
其一是电影终究还是影像,光与影、视与听占据了绝对位置之一。其二是电影时长终究是有限的,电影叙事节奏怎么搞,像“蒙太奇”这种怎么剪辑也占据了绝对位置。
相反,像现在大家以为的“特效”的技术,除非你的电影美学达到顶峰,并且和某种达到电影哲学级别的电影概念绑定,否则同样会过气和过时的。
这里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1968年东西方都出现对于后世影响很大的大导演,与一个达到哲学级别的类型大片。西方是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东方是同一年胡金铨的《龙门客栈》。
结果就是在电影纯粹技术层面,库布里克的《太空漫游》的服化道和特效场面至今都有人在学。胡金铨的《龙门客栈》和后来的《侠女》在表现轻功,武侠片打斗的剪辑,动作设计等就过时了。
当然,后来的吴宇森、徐克、包括李安和张艺谋在拍武侠片的时候,都在胡金铨这个美学和动作设计,剪辑等基础上面学习、继承、改良、最终发展出了新武侠片工业技术。
胡金铨在武侠片美学、武侠片光影,武侠片叙事,以及武侠片哲学表达上面是巅峰。下一代的华语导演要么学习他,要么像吴宇森、徐克、许鞍华等就是他的弟子。
90年代末,台湾大导演李安拍武侠片《卧虎藏龙》要学他,张艺谋拍武侠片《十面埋伏》要学他。2010年后华语武侠片已经非常式微了,唯一拍纯粹武侠片徐浩峰,还有《绣春刀》还是得学习胡金铨。
韩国电影输在哪一点呢?除了文艺片不行,导致电影艺术成就不高。
韩国类型片也非常缺乏像库布里克,胡金铨这样有艺术追求的类型片大导演。上面说过,大概只有犯罪片朴赞郁、悬疑片奉俊昊,以及《追击者》《黄海》的罗泓轸等少数几个,剩下韩国导演基本上都是商业娱乐爽片导演。
这些电影艺术成就有限,影响力很有限。为了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题材更新换代太快。
2016年,《釜山行》大获成功过后,韩国电影开启由之前全面学习,融合,甚至是抄袭香港电影和日本电影,变成开始全面照搬美国电影;丧尸片,驱魔片,超能力片,现代军事动作片和国际动作片等等。
零星还是有几部经典作品,但更多的还是触碰到现实格局上限,文化和题材上限的烂片。而且,这几年的韩国电影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娱乐化,所以烂片也就越来越多,最终造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韩国电影走下神坛?2022年8部止损,2023年或是分水岭
韩国电影本身发展还是好的,娱乐观众从来都不是问题。因为文艺首要目标是服务于人民的精神需求,而不是追求艺术去拿奖,因为真正追求艺术的导演从来都是极少数的。该拍什么样的电影,才足够打动观众的“体验型消费”需求,这很好。
韩国电影还是死于现实国家太小,人口有限,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掣肘。
中国观众还是少一些电影对于舆论,对于大众的“教化”的作用吧!再这样成天批评“三观不正”禁来下去,人们观影意愿的疲软会更甚,影院这个商业地产会死的更快,中国将更快的提前进入VR观影的时代,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未必是什么好事情。
中国电影现在放开标准是最好的,文艺片,类型片,商业大片广泛涌现才有希望。
首先,商业类型大片足够娱乐的作品来带热电影院,修复电影市场的活力,提振观影人群的意愿,观众只会喜欢看让人爽的娱乐大片,说教,苦大仇深和过于严肃的电影真的没有吸引力。
其次,现实题材和黑深残的作品要更多,更深刻,更丰富了。多一点《药神》才是中国电影当下的正路。毕竟,服务于中国人民的文化娱乐需求,这才是回归电影的本质——体验型消费的市场行为。
最后这个成熟庞大的电影市场,他才能养得起追求艺术的文艺片,追求风格化的类型片。
韩国电影倒不能说是中国电影的前车之鉴,毕竟两国电影市场天差地远。但还是值得借鉴,当然,现在中国电影被低估的是文艺片,奈何大众不看文艺片,商业片由于糟糕的市场风气,跟大多数认知的那样。
韩国电影发展最好的还是商业片,前十年是韩国商业大片的巅峰,因为没有足够的市场支撑,现在韩国市场被好莱坞占领输出严重,今年整个5月韩国电影的票房,加起来都打不过一个《灌篮高手》。
《犯罪都市3》能够终于止损,并且开始赚钱,除了马东锡巴掌侠打人看得爽。
如果你和2023年年初其它韩国商业大片比较,你就会发现原因不值一提,这部电影是一个成熟的系列,它是裁缝美国电影最少,韩国学习香港电影,但是本土化已经非常成功的现代警匪动作大片。
韩国电影,确实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