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满月镇马营村就格外热闹,不少游客前来避暑纳凉,他们或在雪宝山居·音乐营吧、跑马场、大草坪观星露营、享受清凉,或在农家乐、烧烤摊、凉面店品尝美食、欢度时光。很难想到,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休闲度假避暑胜地,在几年前,却是一个人口外流、产业空心的“空壳村”。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破解“空壳”之困?近年来,马营村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明显的立体气候、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传说等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努力实现强村富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今,马营村从昔日的“空壳村”逆袭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先后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200万元,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超2000万元。
秀丽山村走出“深闺”
炎炎夏日,酷暑难当,在马营村却是另一番天地。这里群山起伏、草甸连片,海拔在1300米以上,气温最高不超过26℃,风景如画、凉爽宜人。
马营村过去被称为“狗儿坪”,是我区最偏远村之一。“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烤的是转转火,吃的是三大坨;有女要嫁出满月槽,好男莫到狗儿坪……”当地传唱的歌谣这样形容马营村。
以前,尽管村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大家不看好村里的发展。于是,村里的年轻人大都选择外出务工,将老人和小孩留在家里。
“这里山川秀丽、四季分明,春季春花烂漫,夏季夏树苍翠,秋季彩叶纷飞,冬季白雪皑皑。”马营村驻村第一书记邓肯说,马营村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常年气温比城区低9℃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游客向往的休闲度假避暑胜地。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依托自然资源优势,马营村村支“两委”坚持党建引领,找准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以“党建+旅游”为抓手,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马营村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到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景区、石柱县黄水旅游度假区等地考察学习,对标先进看发展、找差距,取真经、谋实招,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找路子”,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方子”,有效激活乡村旅游“一池春水”。
撬动乡村旅游发展“引擎”
“现在从开州城区到马营村,只需要1个多小时,前来避暑纳凉的游客越来越多。”马营村党支部书记谢青说,开城高速公路雪宝山互通开通以后,马营村与开州城区实现1小时高速畅达。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便利、更舒适的体验,马营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生态停车场6个、停车位310个,畅通顶星至马营环线公路3公里,加快建设“一线四环多联系”交通路网。
8月23日,记者来到刚刚建成投用的马扎营水库,只见蓄水后的马扎营水库犹如一颗靓丽的明珠镶嵌在山间。郁郁葱葱的山峰、碧波荡漾的水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该水库是一座以供水为主的小(二)型水库,总库容约37万立方米,可满足满月镇马营村、顶星村、双坪村等地村民以及游客4.5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
据了解,因地质结构等原因,马营村水资源十分匮乏。每到旅游旺季,村里就严重缺水,只能基本满足当地村民用水,前来避暑纳凉的游客却无水可用。马扎营水库建成后,村里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已发展餐饮民宿69家、乡居民宿13家,新增床位250个,新增露营基地8个、营位320个。
“这里既可避暑纳凉,又可以打卡拍照,特别适合一家人周末短途旅游。”在马营村向日葵观光园,游客向世洪一边用手机拍照一边说。
为满足游客游览需求,马营村还打造了雪宝山居·音乐营吧、趣野露营村、狮子包、龙洞等网红打卡景点,规划了一日游、两日游精品旅游线路,新增热气球、马车等体验项目20余个。
蹚出强村富民“新路”
“在这里上班,每月收入2500多元,还可以休息4天。”马营村村民向健说,两年前,他来到家门口的雪宝山居·音乐营吧打工,负责安保和水管线路维护工作。以前,他全家守着四五亩田地过日子,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如今有了固定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像向健一样,全村有30余名村民通过在村里的民宿、景点以及公益岗位上班,有了稳定收入。
如何解决旅游富民问题,成为马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近年来,马营村结合实际,深入挖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逐步带领村民吃上“旅游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当了10多年的农民,做梦都想不到还能吃上‘旅游饭’。”向健感慨道。
近年来,马营村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新路径,不断盘活农村“三资”,成立马营村经济联合社,把零星分散的农户承包地折算成股份后,转化为村里的集体产权,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科学开发、持续利用,村民以土地入股并享受分红。除了土地股,还设有劳龄股、林木股、户籍股等,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从“单打独斗”向“抱团生财”转变。马营村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与邻村联合成立趣野露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户外青少年拓展中心,开设骑马、露营、热气球等文娱项目,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此外,马营村引进国有企业重庆雪宝山康养产业有限公司,流转300亩土地,打造雪宝山居·音乐营吧;流转159亩土地,打造种植玩具熊等4种向日葵,打造三角坝观光园;流转150亩土地,发展高山蔬菜基地……这一项项举措,不仅实现了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景点互融共促,还让村民实现土地租金收入。
马营山水换新颜,“空壳村”破壳迎新生,一曲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乐章在青山绿水间奏响。
记者 邓青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