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每日推荐 >

罗晓晖:《论语译释》

2023-08-21 08:14:50 来源:古代小说网

《论语译释》,罗晓晖译释,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年7月版。


(资料图片)

内容简介

该书是罗晓晖对《论语》一书的全译及释读。《论语》是儒家奠基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全书共20篇、492章,集中表述了孔子在思想政治、哲学文化、伦理道德、教育修身等领域的主张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该书是对《论语》的译释。“译”,就是翻译,以直译为原则,有时也为表意清晰而在译文中作十分克制的添加;“释”,就是解释,或解释为何如此翻译,或对译文未必清楚的地方作适当的补充。二者的结合,就是这本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的《论语译释》。

目 录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后 记

说明

读者对象

读者宜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我年轻时就读过《论语》。出于对孔子之教的敬重,我较早就发心写一本《论语》的译解,让十五岁到七十岁的中国人都能阅读。

朱熹集注《论语》

为什么是从十五岁到七十岁?这是因为,在我看来,《论语》是国人须用一生来读的书,对《论语》的学习应始于十五岁而终于七十岁,这正好与孔子的一生呼应——孔子自述平生认知发展历程,始于“十有五而志于学”,终于“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释要求

要达成上述目的,须至少满足两项要求:一是译文表意清晰,明确可靠;二是释义力求简明,避免烦琐。这两项看似简单,实则很难。译文当尽力还原《论语》本意,须反复研究前贤注疏,亦须运用语文知识加以权衡;但征引与论证又会导致行文烦琐,不利阅读。

我年轻时读古书,最不耐烦的就是连篇累牍的注解;本书取消了译注古书通常排序列出的复杂注释,目的是让阅读体验更为清爽。

本书是对《论语》的“译释”。“译”就是翻译,以直译为原则,有时也为表意清晰而在译文中作十分克制的添加;“释”就是解释,或解释为何如此翻译,或对译文未必清楚的地方作补充解释。

本书宗旨是还原《论语》原意,不作义理发挥。这是传承古人注疏的传统。今人讲《论语》者甚多,或逞其博学,引文繁多;或显其善思,引申经义,对读者如实地理解古代典籍或无增益。

宋刊本《论语注疏》

译释方法

如实释读《论语》,可靠的方法是用语文的方式。这里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维持对词义的稳定理解。

譬如“朋”“友”,两字在《论语》中多有单独出现,词义是不同的,当其作名词,指称的对象是人,“朋”指同学,“友”指同道。那么,当此二字连续出现且指称对象是人,亦宜理解为同学与同道,而不宜理解为当今所谓“朋友”,如“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数,斯疏矣”等处,均解释为“同学与同道”。

保持理解的稳定性很重要,这是还原文意的基础。每个人都有个人的话语习惯,对自己惯常使用的词汇的理解是稳定的。

譬如《论语》中讲“仁”,也讲“仁者”和“仁人”。“仁”和“仁者”“仁人”在孔子话语中的多数场合是有区别的,比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这个句子中,“仁”是作为价值概念的“仁”,“仁人”则是作为“仁”的追求者的人,显见二者不同。

中华书局本《论语正义》

又如“里仁为美”,钱穆也说是“居于仁为美”而不是“择仁者之里而处”,不把“仁”解释为“仁人”。

同样地,我把“泛爱众而亲仁”的“亲仁”翻译为“亲近仁德”(所亲近者是抽象的价值),而不是像通行译本那样翻译为“亲近仁者”(所亲近者是具体的人)。

我也不赞同通行译本把“泛爱众而亲仁”断句为“泛爱众,而亲仁”,因为这个“而”是连词,表示“泛爱众”和“亲仁”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分析这种关系就会发现,“泛爱众”是博爱众人,这是具体的做法;“亲仁”是亲近仁德,这是内在道德情感的提升——“泛爱众”是养成亲近仁德之心的方式。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把“仁”释为“仁德”的合理性。把“仁”解释为“仁人”,有“增字解经”之嫌。

第二,符合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

譬如《学而篇》第一章,三个“不亦……乎”的连续出现,可证三句话是同一语境中被连续讲出来的,则应满足语意连贯性要求。为符合这样的要求,我的翻译不同于前贤。本章译释中对此有详细解释,请读者参考。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本书中用此种方式处理译文的例子甚多,兹不一一。

第三,尊重基本的逻辑和情理。

譬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多被理解为“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表面上看来没问题,实际上却并不符合事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多数人都未必有长远考虑,但未必会因此而导致忧患近在眼前。

元刊覆宋本何晏《论语集解》

反复斟酌,我把此句翻译为“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一定是因为他有眼前的忧患”——孔子是在指出一个常见的事实:人们很难兼顾当前与长远,眼前的困难会妨碍一个人做出长远的打算。人们普遍喜欢设想未来,但他们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样的理解,是符合事理逻辑的。

参考书籍

我翻译《论语》的做法,是先素读原典,写出译文(有时须利用各种字书),然后再来参考前贤著述。这样做的好处是直面《论语》,避免一开始就隔着前人的意见去面对经典。但单凭自己有限的学养是不够的。

翻译之后,再借助一些书来对照,审查译文有哪些地方不准确,有哪些地方须调整。查阅的资料很多,主要参考书目有三类:

第一类是字书。

清嘉庆刻本《说文解字注》

翻译之时和翻译之后,字书均有大用。利用《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以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了解字词的古义。《论语》毕竟是汉代之前的著作,成书于汉代的《说文》,显然是最重要的工具书。然后是《康熙字典》,可查到相关字义在汉代之前的一些近似用例。《说文》其他三家注本和别的字书也有,但用得很少。

第二类是古代注疏。

查阅的注疏较多,主要是《诸子集成》中的《论语正义》以及《船山全书》中的《四书训义》。这些书的作用,主要是与自己的译文相参酌。若仍有疑义,则再结合《说文》来斟酌,并尽量查阅先秦文献中的相关用例。

第三类是今人注本。

这部分我手头的资料很少,主要有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其主要作用是比对,修正自己的译文中不够畅达的地方。

《论语译注》

利用这些资料来思考的过程比较复杂,但为行文简明,书中尽可能少地引用文献,一般只呈现思考结果,不呈现考辨过程。

后 记

《论语课》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我得到一些反馈,部分热心读者希望我能提供《论语》的全译本。策划编辑李淑云老师亦有此意,于是有了这本《论语译释》。

译注《论语》的书很多,我不想写一本跟别的译本差不多的东西,简单的重复没有意义。为使这本《论语译释》有独特价值,我在两个方面做了努力。

《罗晓晖论语课》

第一,用语文的方式处理语言文字问题。

一是字词训释依据《说文》等古代字书,参考汉代以前的语言材料,力图还原原文意思,力求译释准确无误。

子思、孟子之作引述《论语》甚少且有文句舛违,可见《论语》未必是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结集,也有可能是数传之后才有编纂,但基本上是成书于秦汉之前,故字词训释以汉代之《说文》为据是大致可靠的。

二是章句译释遵循语意连贯性要求,力图还原话语本意。

这两种方法完全是语文的,以此译释《论语》,不少篇章之译文虽有别于前贤之说,但自信是相对准确的。

第二,力争做到译文一读便懂,释文简明扼要,尽可能减少繁复的注释和引证(其实多数读者不欢迎也不需要这些繁复的东西),使读者的阅读体验能相对清爽。

胡适书《论语》一则

本书所期望的读者,是十五岁至七十岁的中国人。让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的读者就能读懂,是我对这本书的要求。这是合理的,因为有必要减少当代读者与古代经典的隔膜;这也是现实的,我想我能做到。我的同事袁文说,她的儿子还在念小学,每日读我的《论语课》五则,非但没有障碍,还读得津津有味。而这本《论语译释》,行文风格和阅读难度,跟《论语课》基本一致。

本书或用作初高中施行经典阅读,或用作古籍爱好者共读,或用作成年人自行研读,都是可以的。我的写作预期,除了译释准确无误,便是要把这本书写成一本大家都可以一读的书,一本“不隔”的书。也只有实现上述预期,我才敢说无愧于孔子,才算是为《论语》的普及贡献了一点微末的力量。

这本书的撰写,既难也不难。《论语》我很熟悉,许多篇章年轻时就能背诵;当年在成都七中开设《论语》课程,对《论语》也有教学的经验基础。

我比较熟悉《说文》《释名》等文字训诂书籍,研读过《论语》注疏,也读过一些先秦古籍,写一本《论语译释》不算太难。难的是译释的准确可靠。

汉代以来,诠释《论语》的前贤数不胜数,众说纷纭,最难取舍。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的方法是绕开前人注疏自行翻译,若有疑惑则依据《说文》等字书追索古义,然后再来参照前贤注疏,反复斟酌、决定取舍。

康有为书论语扇面

最后参看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以求完善。当年我教《论语》是以《论语译注》为教材,杨先生的译文较为畅达,颇有参考价值。当然,《论语译注》也并非悉数妥帖,我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后出转精,庶几不负前贤所望。

著书是慎重的事,稍有不慎,便会往自己脸上抹黑。我自以为相当慎重,书稿撰毕,又自行审读了若干遍,并就一些章句的理解征询过郭虹等师友的意见。但鉴于个人才智有限、学养不足,缺点与疏漏必定难免。

每念及此,甚感惶恐。读者若能有所指教,我将不胜感激,这将有助我后续完善。好在现在是网络时代,不少平台都能发布书评,读者的反馈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查看到。

罗晓晖

2023年3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