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虚构项目诈骗好友200多万元 检察机关提醒:注重事前审查,确保交易真实

2023-08-18 14:18:10 来源:苏州日报

检察机关提醒:注重事前审查,确保交易真实(副题)

苏报讯(记者 王小兵 通讯员 李国春 陈周强)一女子谎称与医院有合作项目,骗取微信好友200余万元,为了维持骗局,还找了个假律师假装起诉。落网后,这名女子又在退赃环节谎报退赔款。近日,姑苏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这名女子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九年九个月,要求其退还赃款并处罚金五万元。

李某在工作之余兼职做化妆品微商,但因经营不善,短短一年就亏损了160余万元。面对巨大的债务缺口以及催债人的追讨,急于填补“窟窿”的李某萌生了诈骗的念头。


(资料图片)

2020年7月,李某在家人要求下退出微商代理。想到自己身背巨额债务,急于筹钱的李某通过微信联系了在微商群认识的王某。李某表示,有几家医院想要采购化妆品,由于自己资金不足,暂时没法向上级代理商进货,所以想与王某一起合作完成这个“大项目”。李某承诺,合作赚取的利润由两人平分,回款期限为30天左右。

考虑到李某是本地人且工作稳定,又是孕妇、上级代理商,王某对李某说的话深信不疑,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其间,李某多次提出有新的医院想要采购,让我增加货款,我也相信了,没有核实就向她转账。”王某说。王某幻想着这场交易有巨大的利润,不仅将积蓄投入其中,而且通过互联网小额贷、刷信用卡、向亲友借款等方式凑钱“投资”。一个多月的时间,王某陆续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渠道向李某转账货款超200万元。

钱款到手后,李某很快就将大部分钱款用于偿还债务,少部分用于日常生活开销,甚至还花费20多万元购买了名牌包包等奢侈品。

2020年10月,由于长期投入不见回报,王某起了疑心,开始不断催李某发货回款。

“钱肯定是能拿回来的,但我们要做好起诉的准备。”李某表示,供货商违反了此前签订的采购合同,收了两人的货款迟迟不发货属于违法,因此找了个“熟人律师”准备打官司。为了让王某相信自己也是受害者,李某从网上找了个假律师,还建了个群,三人在群里沟通。

这个“律师”很神秘,称所在的律所是公安内部的一个法律团队,而且称准备起诉的材料属于机密,不能给王某看。“律师”还表示,目前手上有4个案子,不能马上与李某、王某见面,具体时间再约。

2020年12月,眼见诉讼一直在“原地踏步”,王某感觉事有蹊跷。于是,王某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到地区总代理商,得知李某其实早已退出了微商代理。此时,王某发觉自己可能被骗了,便马上前往派出所报案。

公安机关接到王某报案后,通知李某到派出所配合调查。经讯问,李某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

2022年7月,姑苏区检察院依法受理李某涉嫌诈骗一案。李某称自己先退赔给王某25万元,后来又退了45万元,两次总计70万元,希望司法机关能在量刑上予以考虑。然而,被害人王某却只承认收到25万元。

为此,办案检察官黄晔专门电话联系了李某家属,得知李某父母的确将房屋抵押贷款所得的70万元全部交给李某用于退赔。

庭审中,检察官黄晔不断追问,李某最终承认父母给的45万元并未退赔给王某。

近日,姑苏区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九年九个月,处罚金五万元,并责令李某向被害人王某退还180万余元。

检察机关提醒,投资有风险,市民在投资交易中一定要慎之又慎。一方面,要注重事前审查,确保合作对象资质齐全且交易真实。另一方面,要对合作中的可疑行为保持警惕,不要过分相信对方的一面之词,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