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1日,是雄安新区宣布设立6周年的日子。6岁的她,如同“6”这个数字在中国传统语境中代表的吉祥含义一般——“顺”了!
【资料图】
从“一张白纸”到“雄姿”英发。六载春秋,2000多个日夜。6岁雄安,已经走过千山万水。春到雄安,草木竞发。未来已来,触手可及。
为给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雄安,上海证券报将推出“雄安,6”系列融媒报道,带你走进心向往之、妙不可言的“未来之城”,感知这里的人和事、水与城。敬请持续关注。
在雄安这座崭新的城市,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们朝耕暮耘,用自己的智慧、资金、能力在燕赵大地上共谱慷慨之歌。
在这里,稚嫩的人带着老成的底色,成熟的人映着创新的激情。
他们,来自央企、上市公司、私营企业;他们,生在白洋淀,长在新城中。
不管来路如何,在曾经荒凉的地方,他们带着光,开辟未来方向,一路同往。
张利峰——雁过“留”声
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利峰在项目现场调研
这是一位“留”在雄安的央企干部,他的关键词,是“留”。
今年是张利峰来雄安的第4个年头。从挂职、到任职,张利峰说自己的能力、思维、站位都有了很大变化。“从起初‘我来新区学习’转变为‘新区建设有我’。”
回忆在雄安新区的日日夜夜,张利峰感慨万千,“在经历、感受‘变化’的过程中,我与这座未来之城共同‘成长’,成为‘雄安一棵树’,扎根雄安,共同建设绿色之城、智慧之城、创新之城。”
2019年3月,刚过不惑之年的张利峰来到雄安。他是来自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央企干部,由中组部选派赴雄安新区挂职。来雄安后,他担任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分管产业运营部、安全质量部等工作。
“挂职即任职,到岗就适岗,快速融入、系统学习,建制度、立规矩、搭平台、带队伍,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张利峰深有感触地说,“认知的深度决定视野的广度,认知的突破带动能力的提升。从集团的百日攻坚、十月突破、悦容志愿行动到三年聚变,历次活动,一次又一次拓展了我的认知。心不磨、智难开,磨的是心智、练的是本领,只有‘心在事上磨,事在心上练’才能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提升。”
与大多数挂职干部不同,张利峰是为数不多的留任新区的代表。2021年4月,他留任新区。2022年4月底,担任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生产经营工作。
谈及留任原因,这个城市留人,这份事业留人,这里感情更留人。这里有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优秀建设者,大家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为了共同目标日夜奋战,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新区是我们放下行囊、追逐梦想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创新的味道,散发着廉洁的气息。“这里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担当尽责的大平台、比学赶超的大擂台。看到四通八达的道路通车、管廊运营,更增强了我们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张利峰对未来信心满满。
吴军——“融”光焕发
中交雄安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总经理吴军在工作中
“你看我今年多少岁?”在雄安新区首届科技·人才·创新周开幕仪式后,刚刚获得雄安新区颁发的首批“雄安A卡”的吴军容光焕发地笑着问记者。
吴军的关键词,是“融”。
他是中交雄安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总经理,2017年12月,他带着“三杆枪”一马当先投入到中交集团对雄安的建设布局中。
记者在他的脸上看不出岁月的痕迹,看到的只有创业者眼中灼热的光。但考虑到他的人生经历,记者保守地猜测:“40岁?”
“哈哈哈哈,我快50啦,今年都47啦!”吴军大笑着说,“在这里,很多人都无法猜测年龄,当我们和更多的年轻人一起创业的时候,心态会越来越年轻,甚至有点大学生的状态!”
“尚是少年”的吴军,在过去几年间,带领团队创造了中交集团的融资租赁“神话”。
“投资雄安就是投资未来,建设雄安就是建设未来,为雄安服务就是为中国的未来服务。这是中交集团的要求,于是,我们来到了这里。”如今,吴军所率领的团队从4人、18人、39人,到65人,沿着中交集团在全球的产业布局,中交雄安租赁开拓了产融结合的新模式。
在这里,他带领他的团队住在公司旁、业务铺全国。四年多来,累计签约近450亿元,累计投放近370亿元,业务遍及全国23个省区市及德国、巴拿马。“我们团队里一半人都是从雄安和周边地区引进的专业化人才,他们都有着‘雄安梦’!”
结合雄安创新发展理念,如何走好“产融结合”之路,吴军也有过迷茫。他带领团队做“真”租赁,始终坚持金融服务产业脱虚向实,在雄安“边学习、边创新、边研究、边落地”,他们首创多项具有雄安特色的金融服务案例,实现了“租赁+产业”的深度融合。
虽然吴军平均三到四周才能回一次仍在天津的家,但是他说,“创业,就是要有拼搏,感谢雄安,让我的心态更年轻,带领团队创造我们的梦。”
蔡祥龙——“物”超所值
蔡祥龙(前排中)带领达实智能雄安分公司员工团建
在达实智能雄安分公司总经理蔡祥龙看来,自己是安徽人,也是地道的新雄安人。这位来自物联网行业的新雄安人,关键词是“物”。
“2017年7月初,我就跟着公司的考察团队来到了雄安,7月底我们完成了选址,在新区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当年11月1日,我的关系正式转到了雄安。”
6年来事情历历在目,生活上的困难和工作上的困境比比皆是。“举个例子,6年前,我们是点不到外卖的,也不能用软件打到出租车,当时感觉这里还处于一个落后的北方县城水平,生活工作确实有些不方便。一些前期来支援的同事,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现象。”
“现在就不同了,在雄安的街头走一走,你似乎可以听到城市生长的声音。在北、上、广、深能看到的很多现代化便利公共设施,在雄安也能看到了。这里的学校、运动场馆以及道路,还有白洋淀的水质,都不再是6年前的样子。”蔡祥龙的话语中,流露出对雄安的深情。
谈及事业,蔡祥龙也感慨万千:“我们非常骄傲的是,伴随着新区一路成长,我们从分公司刚成立的4个人到现在全部本地化队伍,业务覆盖华北5省2市,雄安分公司也逐步成为公司在北方的总部,公司业绩稳步提升。新区的一栋一栋建筑物体拔地而起,达实智能也正在以物联网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智慧新区添砖加瓦。”蔡祥龙说。
6年来,公司依托自主研发核心物联网技术,为万物智联的数字雄安建设提供规划建设咨询服务,积累了一批用户数据和服务经验。
日前,他刚刚被任命为达实智能总部空间场景事业部总经理,对于他来说,肩上担子又重一分。“我们希望把达实智能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新区建设!”
蔡祥龙还开心地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我的两个宝宝,一个2018年出生,叫‘安安’,一个2019年出生,叫‘果果’,就是为了纪念我在雄安不平凡的岁月和取得了小小成果。”
郑运年——勇“网”“职”前
2021年12月,郑运年与妻子在容东安置区的南文营社区回迁房交付点合影留念
每天傍晚,都是家住容东安置区南文社区弘文花园的郑运年最忙的时候。在位于容东金湖西路的“老渔家铁锅炖”餐厅的大堂里,坐满了本地和外地前来品尝白洋淀特色炖鱼的食客。
“这是二儿子开的饭馆,我也是在这里帮帮忙。”郑运年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和记者热络地聊起了家常:“以前我们家住在安新县大王镇西阳村,从事外贸服装加工,收入还是挺不错的。2019年村子整体拆迁,我的工厂也搬迁到了白沟,我就把服装生意交给了大儿子管理。”
但是老郑闲不下来,搬到容东后,他也有困惑和顾虑,“我们祖祖辈辈是农民,到了城市,没有了耕地,又不开服装厂了,我能干点儿嘛?”
去年底,二儿子和朋友合伙开了这家本地特色菜的餐厅,为了帮衬儿子的生意,老郑玩起了抖音,做起了直播。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直播的带动下,儿子的铁锅炖鱼饭馆还意外的成了新区的网红餐厅,许多食客慕名而来,而老郑也成了“小网红”。
“这半年多,我接触了很多像我一样回迁安置的乡亲,大家住上了大楼房,小孩也进了现代化的幼儿园和学校。但是在高兴之余,大家也都有一些迷茫,就是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新区找到自己的定位?有人想去坐办公室,有人想挣高工资,可是自己学历不行!我总结出的经验是:只要你勤奋肯定干,总能养活自己。”老郑感慨道。
他还很自豪地介绍了自己新的身份:一家名为“零工驿站”的负责人,这是一家公益性的职业介绍所,每天主要帮助用人单位和有求职意愿的人对接。
村民老郑,他的关键词,是“网”,也是“职”。
“未来的路就在脚下,只要你迈出去大胆走。路也在自己的手里,不能等靠要,要努力去打拼。”老郑眼中充满期望。
朱宝安——“渔”之同行
在白洋淀边,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村民朱宝安对记者感叹6年来淀区环境的变化
开春后,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村民朱宝安的渔网生意又迎来一年中的旺季。
“现在物流方便,我家的渔网客户可是遍布全国。”50多岁的朱宝安快人快语,他中等身材,个头不高,蓝色衬衫,发型利索整洁,颇有些文质彬彬的气质。“我的小作坊请了村里几个中老年人帮忙,每年净利润有10多万元,不算多,也还行吧。”
新区成立6年,朱宝安说,自己生活方式和营生方式都没有变,还是在家经营自己的渔网小作坊。但是,出门转转,感觉又变了很多。
“改变最大的就是身边的环境。”朱宝安指着碧波荡漾的水面说,“俺们村是淀中村,我年轻时还当过渔民。后来,水质污染,好多鱼没有了。以前白洋淀的水质确实相当恶劣,天气一暖和,站在淀边,就能闻到一阵阵臭味儿。你看看现在,这水多清澈!”
朱宝安感叹,通过新区对环境的治理,白洋淀的水质有了很大的改善,原来绝迹的一些鱼种现在又出现了。“就比如太湖银鱼,对水质要求非常严格,我很久以前见过。两三年前又出现在淀里了,这说明我们白洋淀的水质已经相当好了。”朱宝安自豪地说:“还有一个事,我感触很深,就是淀里鸟类是真多了。我小时候白洋淀里真是什么水鸟都有,但是后来随着环境污染等原因,就很难看见了。新区成立以后,随着淀区环境的改善,好多小时候的鸟又回来了,而且种类比以前还多。像青头潜鸭,新闻里说是鸟中的‘大熊猫’,去年12月份,一下子来了100多只。而且现在的水鸟还不怕人呢,我们小的时候见了鸟就追,所以鸟见了人就吓飞了。现在的鸟就在人们面前来回地溜达,也不飞,这说明人们爱护环境,你说是这个理儿吧?”
大淀头村是白洋淀畔的纯水村之一,村民们“靠水吃水”,村子也“因水而兴”,直至现在还有部分人保留着传统渔民的生活方式。
朱宝安的关键词,是“渔”。
朱宝安也有忧虑,现在年轻人在外经商打工,村里中老年人多,一般从事民俗旅游或渔网生意。前两年疫情对村里的旅游产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虽然今年应该会好起来,但是大家的谋生手段还是有点儿单一。
“我就一个儿子,现在他研究生毕业,留在上海工作。咱想着孩子买房子的时候给帮衬一下,给但是大城市的房价太高了,我和老伴每天忙忙碌碌,还得往前奔。”谈起未来,朱宝安朴实地笑着。
周小波——“企”心合力
雄安江之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小波在雄安
“2019年3月26日,我在雄安新区拿到了营业执照。”2023年的3月的一个深夜,河北雄安江之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小波开始回顾自己在雄安的创业之旅。
周小波的关键词,是“企”。
在来雄安之前,他所在的公司在全国航空媒体运营中排名前列,早已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列为重点文化产业辅助单位。2018年,年近五旬的他告别济南的妻儿,独自一人踏上孤勇之旅。“我跟我老婆说了,做好亏损三到五年的准备!”这位豪爽的江西人在创业之初是带着“搏一把”的心态的。
但是对于他和中国更多的私营企业家而言,“如若未跟随深圳和上海浦东的创业之旅,那么何不在雄安拼一场?”
在雄安这四年来,他立足主业文化传媒,不断拓展商业版图,是雄安这一片土地欣欣向荣建设的“幕后工作者”。雄安集团的宣传画册、讲述雄安的书籍产品、关于雄安的宣传短片、展示新区的陈列展厅……这些项目他的公司均深度参与。
周小波的公司一直驻扎在容城体育馆附近的一个U型写字楼里。四年来,他在这座240平方米的三层小阁楼里,见证写字楼里的企业来来往往,但是不变的,是他和他在雄安的一些朋友们。“我几个朋友经常来我的小院子里吃吃饭,叙叙旧,我们一直说,坚持就是胜利!”
谈及成功的秘诀,周小波表示,在雄安开拓业务,资金实力、做事能力、履约能力缺一不可。虽然公司尚未盈利,但是周小波对雄安的未来充满信心。“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他笑着说。窗外,雄安郊野公园的风,正吹向这座崭新的城。
记者手记
不止他们,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看到的都是雄安的建设者们那灼热的目光和蓬勃的精神。
雄安自贸试验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处长张竞,向记者介绍综保区的建设情况后,马不停蹄奔赴上海开会,为雄安综合保税区项目冲刺。
中电信数字城市公司吴曦,已经来到新区六个年头,他的微信头像一直是初来雄安那日白洋淀站前拍摄的“雄安欢迎您”,他说,已经准备在雄安买房扎根了。
赵斌,是为雄安数字道路建设运营维护的工程师,他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雄安容东片区的信息杆柱设计,眼中都是骄傲的光。
……
“我想做雄安的一棵树,把根扎进这片热土,任枝丫迎风舒展,尽情飞舞……”在雄安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背后,这些新老雄安人,在白纸上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关键词:
上市不足五个月,新巨丰(301296 SZ)抛出首单资产重组。日前,新巨丰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以现金9 99亿港元(折合人民币8 64亿元)收购纷美包